请您先登录!        登录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赢Victory、更高Higher、协同United、杰出Top。
首 页 关于众拓 咨询服务 众拓培训 管理文库 管理工具 新闻中心 众拓论坛 休息片刻 项目经验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管理文库
 
企管理论基础
哲学的光辉
军争的火花
商战的启迪
历史的借鉴
名人箴言录
企业家名言录
识人与用人
企管文摘漫步
企管思维PPT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管理文库 -
松下的竞争观------外争协同

在日本电器业,“松下”和“三洋”是两个竞争对手,多年来在日本及海外市场进行着激烈的交锋。但溯本求源,三洋的创始人井植岁男及后来的经营者井植祐郎、井植薰三兄弟,都是松下幸之助的内弟,在松下创业时期曾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井植岁男,在1920年19岁时只身独闯东京,打开了松下(注:松下的发源地在大阪)在东京的市场,其功不可没。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井植在战后被迫脱离了松下,于1947年自立门户,创立了三洋电器。从此,郎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尤以录像机生产事件为最。在录像机生产中,以索尼和松下为首,形成了BETA和VHS两大系统,日本其它的电器厂家分别投入这两大系统中,壁垒分明,然而三洋却没有同松下联合,反而投入索尼的阵营,一时间日本新闻界纷纷报道这场“血肉之争”,然而松下幸之助却不以为忤[wǔ,逆],表示了豁达的态度。松下认为:“由于公正的竞争,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改善,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所以即使是附属公司,也要与其它没有业务联系的公司一样,在市场上同松下互相竞争,如此,方能尽量发挥彼此的特长,这也是一个公司业务发展的最佳途径。” 基于这种想法,松下对他拥有股份的“胜利”公司因生产的产品雷同而与松下公司的竞争也表示嘉许。


                                                                                                     (根据台湾廖庆洲《经典与经营》编写)


返回首页 - 联系众拓 - 加入众拓 - 关于众拓 -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最佳分辨率:1024×768 3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