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在搞好内部关系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外部关系。企业的外部关系包括与顾客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金融的关系,与传播媒介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应该千方百计去巩固、去扩大,而不是去破坏、去缩小。顾客是企业对外联系中最大的公众,对他们的不满与指责,企业要尽量忍受,万不可得罪,否则企业将失去最大的市场。
1970~1976年,法斯通公司向市场售出3200万只500型辐射轮胎,但正是这些轮胎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在1970~1976年间,消费者对500型轮胎质量问题提出的投诉越积越多。迫于压力,法斯通进行了研究,发现轮胎的确有问题。法斯通收回了40万个他们认为有问题的轮胎,但公司极力驳斥那种认为轮胎剥离是由于压焊不足而引起的提法,对外坚持说,这些收回来的500型轮胎并非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而是顾客使用不当所致。1984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但法斯通的法律顾问指责这个调查是“靠不住的”、“不准确的”。
法斯通这种“拉起吊桥”的行为,给自己的市场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的结果是法斯通轮胎的销售直线下降。
评论:这是企业内外不协同的典型,正常的做法是先正视问题、确认问题,然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否则就会砸了自己的招牌。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自己的形象至关重要。首先是产品形象,质量是其核心;然后是职工形象和环境形象。企业要借用各种宣传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损害自己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