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登录!        登录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赢Victory、更高Higher、协同United、杰出Top。
首 页 关于众拓 咨询服务 众拓培训 管理文库 管理工具 新闻中心 众拓论坛 休息片刻 项目经验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管理文库
 
企管理论基础
哲学的光辉
军争的火花
商战的启迪
历史的借鉴
名人箴言录
企业家名言录
识人与用人
企管文摘漫步
企管思维PPT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管理文库 -
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核心素质之二/核心谋划能力素质之二:智 • 谋------分析与规划能力


一、什么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之谋?

在管理者素质义、智、信、仁、勇、严、忠七大要素中,义与忠的素质在于倡导把握价值方向从而体现能量大小,是道德风向标,信、仁、勇、严四大素质则侧重于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对团队的组织实践力。智是管理者特别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核心素质;智包括知、谋、断、行四大要素,知是为了谋,谋是为了行,知是谋、断的前提条件,谋是手段、方法,行是知、谋的目的。在智的知、谋、断、行四大要素构成中,知在于收集信息,包括通过其特有的洞察力与直觉来获取、补充收集到的信息,在信息收集后,就进入到了谋------整理、分析信息与制定规划方案的阶段,谋在智中占据第二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智的核心作用。(注,这里的“行”指付诸行动的指令发布授权行为,不是指后续完全的实践执行)。

谋即谋划,制定战略方案,包括运用战略分析工具整理、分析信息资料,以及运用战略工具进行大胆假设、预测,并合理推理、判断,最终得出战略结论,进而进行战略方案的规划、设计,谋划的最终结果(产品)体现为战略方案,包括主要方案与备选方案。

谋离不开算,大多数战略家往往是个算术的天才、心理学家,诸如拿破仑,就是算敌对方统帅的战略运行能力,算敌对方的军力,算敌对方军力的运行速度的高手。在企业,战略规划离不预算,可以说,在现代企业 “战略------预算------绩效” 的管理主轴中,战略与预算是企业现代管理主轴上的孪生双胞胎。

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过程中,谋者需要知止而后定、静、安的心境,之后才是理智地谋------虑的阶段或过程。


二、谋略的重要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做事情,要先有计划,先有方案,才更有效率,事半功倍。

《孙子兵法》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庙算即作战谋划,庙算影响甚至决定战争的胜利,可见谋划的重要性。

刘邦因拥有顶级参谋张良,以协同战略对抗项羽的集中战略,并拥有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所组成的战略大脑,最终打败了虽大小七十余战未尝有败绩、屡战屡胜但仅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一战而定天下。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出师表》,一谋而三分天下。


每一次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实质上就是一次慷慨激昂、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施政谋划的庄严宣告。

在军事上,以美国为例,每年都在搞兵棋推演,并将其理论付诸各种各样的军事演习与实战,作为世界头号大国与强国的美国对战略谋划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企业上,以西方为代表的近现代战略谋划史------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历史,无不呈现出对企业谋划越来越重视的程度。

于企业,对未来事业的中长期谋划,制定中长期战略,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必备素质。对于企业的总经理们,拥有经营战略规划能力,做好企业年度经营战略,是他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其次才是战略实践能力;企业的中高管理者,没有谋划能力,一味的在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一个大浪打来,这样的企业往往抗不住风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海洋的漩涡,之后随之湮灭,在市场的海洋中冒个泡泡,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望洋兴叹。众多企业沉浮------成败荣辱的历史,迫使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们与总经理们,不得不重视企业谋划------战略的重要性。

在近现代,由于谋划的重要性,无论战略集团还是企业集团,大都建有其不可或缺的智囊团------参谋部或战略规划部,谋断因其重要性与专业化而分家。

中国在长期付出战略管理弱化的惨痛代价后,终于在2011年底由其战略利益强力维护者------军方做出加强战略管理的决策,从此在中国的战略管理史上翻开崭新的一页。(【中新网】“2011年11月22日,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日前做出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规划部。”)


三、企业谋略------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纵观近现代企业管理的历史,谋划(规划)始终占据首管理职能的首要位置,而且随着企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谋划的理论水平越来越高,谋划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在科学/古典管理时代(20世纪初),管理以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与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825 ) 【法】的泰罗制为典型代表,法约尔在其《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将计划职能确定为首要管理职能。

在经典战略管理时代(20世纪50-70年代),自从钱德勒提出“战略管理”一词后,涌现出了诸如设计、计划、定位、模式、创业、认知等一大批战略管理学派,不断地将战略的谋划向前演进。



其中,管理上的佛祖------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1908-1984) 【美】在其《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1941年)将战略管理提纲契领地提出,管理过程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计划居于首要的管理职能。




在竞争战略管理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战略管理的理论继续向前演绎发展,战略管理学派继续分化涌现,产品---市场矩阵分析、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VRIO分析、战略三C目标定位等战略谋划的工具得以发明,战略谋划的水平不断向前推进,其中尤以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1947- )的定位学派突显竞争战略管理的特点。




四、谋略的动态管理

战略谋划方案不是死板一块,谋划方案完了不能就放一边凉着不动。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不但要善于谋划,还要在实践中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谋略方案的调整,不拘泥于形式,在实践中有勇有谋,敢于冒险,勇于创新,顺应形势,平衡内外,达成谋略与实践的统一,从而得到更大更长远的发展,此为动态之谋、权变之谋、智者之谋。

一个谋略之大家,不仅仅是一个伟大谋略的制定者,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伟大谋略的执行者,不忘初心,不畏艰辛,坚忍地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最终才更易走向成功。


返回首页 - 联系众拓 - 加入众拓 - 关于众拓 -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最佳分辨率:1024×768 3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