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登录!        登录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赢Victory、更高Higher、协同United、杰出Top。
首 页 关于众拓 咨询服务 众拓培训 管理文库 管理工具 新闻中心 众拓论坛 休息片刻 项目经验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管理文库
 
企管理论基础
哲学的光辉
军争的火花
商战的启迪
历史的借鉴
名人箴言录
企业家名言录
识人与用人
企管文摘漫步
企管思维PPT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管理文库 -
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核心素质之三/核心实践能力素质之一:勇 • 勇胆------勇气与胆量


一、什么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之勇?

在管理者素质义、智、信、仁、勇、严、忠七大要素中,义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核心精神素质,忠是对义的追随,义与忠的素质在于倡导与把握价值方向从而体现能量大小,是道德风向标。智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素质,智包括知、谋、断、行四个子要素,知是为了谋,谋而后断,断而后行;知是谋、断的前提条件,谋是手段、方法,断是对谋的选择,行是知、谋、断的目的。信、仁、勇、严四大素质则侧重于管理者特别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对团队的组织实践力,从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对其它管理者及其所组成的团队所起的作用角度而言,勇在这四大素质要素中,占据第一位的作用。

具体而言,勇就是勇胆,包括勇气与胆量,与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冒险精神紧密相联,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区别于包括总裁/总经理在内的经营管理者的特质。勇气指的是在未知的、不确定性的、概然性的环境中,不惧失败,敢闯敢干;胆量指已经明知有风险,但仍然不惧失败,敢闯敢干,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的另一内涵,就是创新与权变,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因应环境的变化,必须通过创新与权变,抓住时机,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勇不能一味地蛮勇,更多的是要智勇,一定意义而言,勇是创新、权变的代名词。

 

二、勇气

(一)勇气的重要性

创新与冒险精神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精神特质。任何冒险性活动从来都要具备大无畏的勇气。

1、带兵打战需要勇气

勇气对于将帅的重要性,看古今中外兵家是如何论述与评价的。

危之而不恐者,勇也。------《六韬·文韬·六守》

军事活动当然是离不开危险的,而在危险中最可贵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是勇气。------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

将之五德,勇为其一。何氏对“勇”的诠解是“非勇不可以决谋合战,王皙注曰:勇者,徇义不惧,能果毅也” (《十一家注孙子》)

将有“五”,即“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六韬·龙韬·论将》

将帅要具有“威、德、仁、勇------《吴子·论将》

古今中外兵家之所以重视为将之勇,盖因“兵者,凶器;将者,危任”也(《孙子兵法》),非勇不足以果断决策,非勇不足以战胜危险。

2、古代商业管理需要勇气

白圭,我国战国时代周朝的著名大商人,司马迁评说其“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曾将孙子的“为将五德”思想移植到“治生”(即从事商业、手工业等经营事业)上,设“治生之学”,聚众授徒。他认为杰出的经营人才应能有四项素质,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史记·货殖列传》),其中之一就是“勇”,认为“勇不足以决断的人是不配成为一名商业家的。”可见,勇在古代商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由此审视后世几千年及至今天,“勇”之于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创业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重要性。

3、现代企业决策需要勇气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这是上个世纪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家们对企业管理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可见决策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而决策不但需要智慧,也同样需要勇气。

1)商机逝去不可复得,冒险决策需要勇气

曾经有一位解放前的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上谈道“每当我在经营中冒险时,总是将企业三分之二的实力不参与冒险活动,而仅将三分之一的力量用来冒险。但事情并不总是这样的,有时却必须将全部实力用于冒险,这就需要勇气和自信。”仅用三分之一的资源投入风险性大的经营活动中,这样即使失败也不会动摇企业根基,诚乃经验之谈。而这里的“有时”就是商机来临但仍不明朗的关键时刻,这就需要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以大无畏的勇气与临危不惧的气概去决策,去冒险,且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上个世纪的企业经营决策需要勇气,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现代企业的决策更需要勇气。

2)现代企业决策需要勇气

现代企业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竞争性与冒险性为其战略的特性。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从充满不确定性和概然性的环境中得到的战略计划,事实上,就是一项大胆的冒险计划。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不论在制定战略、做出战略决策过程中还是在推行战略计划中,皆需要不惧失败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的要求,既来自于企业外部环境,也来自于企业组织内部。具体体现为:

①战略的对抗性决定战略决策需要勇气。

战略最大的特征是对抗性。开战之前,对抗双方或多方都在尽力摸清对方的底牌,而尽力把自己的实力在开战之前甚至开战进程中隐藏起来。对战略方案的决断英明不英明,一取决于己方的智谋,包括对对方的情况了解,二取决于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决断,包括对发动时机点的把握。由于参与规划的总裁/总经理及其参谋们的对行业的了解不同,见识不同,谋划能力不同,性格不同,更有甚者自身利益角度不同,导致其大多数重要的战略决策都是具有争议性的,有的激烈主张,有的趋于保守,有的徘徊不决,彼此各持已见,莫衷一是,就像三国时官渡之战前袁绍对阵曹操一样,谁见识更高,更有魄力,更敢于决断,谁就能赢得先机并决定战果,袁绍虽谋士如云而不能用,机会呈现而不会断,最终就是失败的结局。企业也一样,关键时刻需要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在既有的智慧、见识的基础上,能够力排众议,旗帜鲜明地下定决心,果断决策。曾国藩言:“兵事怕不得许多,算到五六分,便须放胆放手。”《吴子·治兵》曾告诫人们:“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诚乃警世之言。

②战略的中长期性与利益机制的短期性之间的矛盾决定战略决策需要勇气

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很少有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看得很远,其企业的利益机制,包括晋升、考核、奖惩制度,很少着眼于未来,大多数着眼于当年,能着眼于二年三年的就很了不起了,着眼于五年甚至十年,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战略具有长远特性,特别是战略性人才、技术的培植,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组织的利益机制是短期性的,通常为一年,一年未达目标,不尽人意,企业要生存发展,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换人,而战略规划是由总裁/总经理们这些高管参与谋划的,这就妨碍了做中长期战略决策。因此,在任何一个组织里,管理者们追求更多的是尽力做好眼前的事而不需要以中、长期决策来求得生存与发展。那么,这种选拔与利益机制,与战略决策的中长期性关联性不高,甚至是绝然无关的,从而导致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在做战略决策时,必须具备着眼于未来突破当下利益机制牵绊的勇气。

③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成长规律决定战略决策需要勇气

由于知识、阅历、实践经验积累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大多数情况是沿着 “基层---中层---高层”的级别台阶逐级上升的,较少跨级上升,以及较少的外来空降的情况。管理者在从基层至中层再到高层的升级过程中,往往分别需要不同的能力素质和不同的思维模式,越往高层,对复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强。特别是在最高一级与其次一级上,这种不同异常的素质能力更加明显。最高职位者需要全面的、长远的战略眼光,需要冒险性、挑战性的素质。而次一级的职位往往仅需要局部性的、短期的视野,以及当下杰出的表现。在次级职位上工作多年的人由于专门在指定领域致力于短期问题的解决,大都在既定战略模式之下,从事推动性的工作,所以一旦提升至最高职位,其人如不能突破自身前期的思维模式,具备广阔的信息视野和假设性的思维能力,必然给决策带来风险。

因此,战略决策者并非都是战略家。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对抗性,人才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时势的选择,一个组织的最高职位者总是被推上,最高职位者不得不是战略家,不得不承担起战略决策的作用与责任,不得不以长远的眼光,不惧得失、大无畏的勇气去搏击市场风险与企业内部风险。

④战略决策者本人的利益抉择更需要勇气

由于战略决策的风险性,不论在投资决策还是在经营决策上,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上,倘若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一朝决策失误,其企业可能就此满盘皆输,退出行业,其人可能就此折戟沙场,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身败名裂。故许多身居高位者,以及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深知其中之味,宁愿不做不错,以求自身保全。

就此,对于战略主持人本身所必备的勇敢的素质要求,兵家早有定论:

《孙子兵法·地形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司马法·严位》:自予以不循,争贤以为人;即 “自己承担错误,而把荣誉让给别人。” (《武经七书注释》)

《军事的科学预见》:有时某些指挥员和首长之所以表现消极,是因为怕犯错误,怕冒一定的风险。

战略决策者担心的是贸然做出决策必然会给组织带来更大的风险。由此可见,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在此需要的是不沽名钓誉,不逃避责任,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


(二)哪来的勇气底气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皆来自于力的作用。具有冒险性、竞争性的战略方案的实施,这种有谋划、有目标的行动,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动因,同样来自于力的作用,只不过其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企业精英,其动力来自于更高级的精神层面,重赏之下有勇夫,重压之下亦有勇夫。

1、勇气来自于精神动力

1)勇气来源于竞雄心理

竞雄心理是人的原始野性的心底呼唤,就像动物为了生存而竞争一样,人虽为最高级别的灵长类动物,但仍旧摆脱不了其作为动物进行竞争的原始本性。竞雄心理正是勇气的发源地,竞争的延伸就是成就欲望,从而产生荣誉心,也正是这种竞雄心理、成就欲望、荣誉心,推动着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及其企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勇气来源于使命感与责任心

成就欲望与荣誉心,只要正常人,人人都有,只是高低层次不同,眼界与行动能力不同而已。成就欲望与荣誉心升级到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级别,延伸到精神层面,就是对企业/事业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包括自我牺牲精神。勇气的心理基础就是在面对环境的未知数、不确定性、概然性,不惧得失,勇于冒险,敢于承担责任。对此,克劳塞维茨曾深刻地说道“如果要问勇气的原始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在危险中的个人牺牲精神。” (《战争论》),他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有一个重要来源,即出于一种“积极的动机:荣誉心、爱国心或者其它各种激情”。

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正是坚信自己的战略使命,对自己所择定的事业抱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才支撑着其带领团队大无畏地冒险、创新,不惧失败,不惧荣辱,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2、勇气来自于精神压力

企业竞争的对抗性,对抗到极致,迫使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不得不作出冒险的行动,铤而走险,以身试险,剑走偏锋,所谓重压之下有勇夫。来自竞争的压力,包括挫折和失败(暂时性的阶段性的)所带来的挫折感和耻辱感,耻而后勇。冒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取决于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见识、智慧、勇胆、自信力、意志力与坚韧力(坚持、坚守、坚忍)的程度。勇亦有蛮勇与英勇之分,没有见识而敢于以身试险,谓之蛮勇,在特定条件下,蛮勇也会取得成功,狭路相逢勇者胜即属于此类;有见识而敢于冒险,谓之英勇,赵子龙长板坡勇救阿斗,有胆有识,即为英勇。

3、勇气来自于实力

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之间的对抗是拼意志、斗智斗勇的过程,勇气除了来自于精神层面外,还必须建立于其对企业客观资源实力的了解基础之上,包括人(人才)、财(资金)、物(物资)、技(技术)实力资源,一是对己方实力底牌的了解,二是对对方实力底牌的了解,如果不顾自身实力,又没有多少见识,想以小搏大,以身犯险,无异于以卵击石,必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二、胆量

(一)胆量哪来的?

胆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精神层面,二是人的生理机能即性格层面。

关于人的精神层面上的胆量,与勇气一样,源于人的精神动力与压力,精神动力包括竞雄心、荣誉心、使命感与责任心。勇气与胆量相比,所不同的是,勇气面对的环境是未知性、不确定性、概然性的,在此情况下进行冒险与创新,存在侥幸的心理,“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成功了呢?”(马云),换句话说,“人还是要勇于冒险的,万一成功了呢?”,存在侥幸成功的可能性。而胆量则不同,完全是豪赌,已经明知困难横在那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开干是明显要付出代价的,但还是硬要往困难里闯,显示的完全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关于人的生理机能即性格层面上的胆量,有的人生来就胆小怕事,性格怯弱,而有的人就生来胆大,这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后天可以稍加改变,但在关键的时候其基本性格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胆量不是谁都有的,不是谁都敢于冒险的。因此,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在选择企业高管时,除见识与智慧外,勇气与胆量也必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否则有谋无勇,有好方案却无勇胆去实践,终成不了事业。


(二)胆量的重要性

1、在风险性很高的事业中,胆量是战胜风险的关键素质。

克劳塞维茨提出“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统帅”(《战争论》),浑身是胆历来优秀军人的素质之一。

1)没有冒险精神,没有大胆创新,企业就没有未来。

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企业,却不注重领导者的胆量。在绩效机制设计上,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对公司/项目是否需要冒险、是否有难度不予分开,这就导致只要是总裁/总经理,不管是负责庶务性的工作、日常经营,还是承担有难度需要冒险的项目,薪酬水平与绩效机制都差不多,甚至论资排辈,而且往往一个公司,管理的人越多,销售额/产值越大,就会被认为该公司/项目的领导者管理水平越高。事实上,现实存在的公司/项目是之前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及其参谋们所做的战略设计对现在的延伸,是过去谋划的现在经营,那些总裁/总经理们是躺在已经设计好的项目进行经营的,虽然他们在日常经营中也需要勇气与胆量,需要冒险,但与企业未来的新项目相比,其勇气、胆量的层次与冒险的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好比打江山与坐江山之别。而企业的未来,是需要战略主持人------企业家通过现在战略规划进行设计,需要具有有胆有识与冒险精神的领导者去开拓创新的,并且很可能会遭致失败。企业如果没有冒险与创新精神,可能暂时有规模有业绩,但未必会盈利,还很可能会失去未来。而企业要有更大的盈利,要有未来,就必须在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上,敢于冒险,勇于大胆研发、创新,需要不惧得失、不惧失败、不计荣辱、不怕牺牲的勇气与胆量。

2)失去勇胆,失去冒险与创新精神,企业不进则退。

可悲的是,由于人的惯性使然,现实中的不少企业,总是只见得眼下的即得利益,乐于守成,如果没有被竞争对手逼到死角,对创新项目这种费心劳力未必有结果的事是不怎么待见的,对创新项目的经营管理者及其所需要的勇胆与牺牲精神同样地也不为所看重,鲜有人将勇气、胆量等作为领导者必备的人格特征之一,在绩效机制的配套上也没有什么保障。这种企业表面上看还可以,有规模,有业绩,也有发展速度,但是未必能盈利,与同业竞争对手不比则已,一比发现差距越拉越大,原因找不着,其实这就是企业丧失了勇胆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所导致的后果,这样的企业,从里到外,体现出的大多是机构庸肿、官僚主义、因循守旧的现象与作风,暮气重重,最终就会像行将灭亡的红矮星一样,只剩落幕的余晖。曾几何时,诺吉亚(NOGIA)与三星(SUMSUN)携品牌之力,在手机市场上从高端向低端俯冲,表面占领了大量份额,一阵的欣喜之余,带来却的是其在整个手机市场的衰败,熟不知这正是其丧失了勇气与胆量,丧失了冒险与创新精神所落下的后遗症,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任何一次创新性的思想或者行为,都需要勇气和胆量支持。

虽然往往大多数企业领导在各种吹风会上会一再强调要打开工作新局面,要创新,观念上要现代化等等,但实践起来却没有相应地在制度方面给予支持保证,不会采取实际行动多种形式地鼓励冒险,也不会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或者赞美实践者的勇气和胆量,这就会使企业所宣传和期望的东西变成一堆废话、空话。

2、职级提升需要胆量与其成正比,而人性却使胆量斜率相对降低

1)在战争中有识无胆出现的频率的规律:职位越高越胆小怕事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多次提出职位越高越胆小怕事的现问题:

“指挥官的职位越高,胆量就越小。”

“在历史上被认为平甚至优柔断的统帅,在职位较低时几乎个个是以大胆和果断著称的。”

“当指挥官的认识相同时,胆小心怕事而坏事比因大胆而坏事要多千百次,这一点也许只要我们一提,读者就一定会同意。”

克劳塞维茨认为,在博弈的环境里,智力虽然必不可少,但勇胆也不可或缺。可是他在研究了大量战争案例之后,却发现职位高与胆量大小成反比关系,因而指挥官职位越高,其在心理上的冒险能量就越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 有人形象地把克劳塞维茨的这些论述与汽车司机的胆量变化进行对比:驾龄越长,开车越谨慎;跑的车公里越多,车速越慢。

基于以上理解,往往被人误认为职位高的变得世故了,圆滑了,因而胆量越来越小了。但有专家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仅仅注意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就普遍意义而言,同一个人在低职位之所以大胆果断,到高职位表现出平庸甚至优柔寡断,主要原因并非主观发生了变化,而是局面、管理范围不一样了,外部环境发生了量的甚至是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同一个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挑战,因此,只有那些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并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可能在高职位上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胆略。

2)彼得原理:职位升迁的过程也是责任和风险向塔尖凝聚的过程

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丁·彼得通过对几百个案例分析,抽象出了一个原理,即彼得原理

假定:

①提拔任何人都以才能为唯一标准,并且不能窝才(即排除依赖人缘、血缘、亲缘、业缘、学缘等等关系或者依意出身门第、财产等得到晋升的腐败现象)

②组织必须是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③每个人都以最大的热情具有充裕的时间向上爬;

④组织的等级机构中有足够的职位供其成员提升。

那么:

当人在组织的最低一级开始工作后,逐渐适应工作任务的要求,表现出杰出的才能,依据晋升标准,便被提拔到次低一级上来,这时由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或者要求的变化,其原来的“杰出”就变成“平庸”。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人又逐渐适应工作任务的要求,表现出“杰出”,然后依据标准,其人又被提拔到更上一级的岗位上,又变成了“平庸”,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其人升到第一级(最高)职位。

彼得原理揭示出:一个领导的责任和决策风险有如组织设计的金字塔,职位升迁的过程也是责任和风险向塔尖凝聚的过程。显而易见低层领导者的大胆果断同高层领导的胆略不可同日而语,不能相提并论。

彼得原理曾被系统动态学用数学方法加以证明,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低级职位时“以大胆和果断著称”,但晋升到高职位却“平庸甚至优柔寡断”了。克劳塞维茨曾引证法国启蒙运动时的著名思想家伏尔秦的一句名言“在第二位上大放光芒,升到第一位时黯然失色”,“在身居最高职位的人中间,胆量是很少见的,正因为这样,这些人身上的胆量就更值得称赞。”(《战争论》)

3、战略主持人------企业家需要最大的勇气与胆量进行冒险与创新

(1)企业风险防范与规避需要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最大的勇气与胆量

企业风险具有多重性,有传统的战略、财务、经营、市场、信用风险,以及道德、人力资源、法律、信息、国家政策等其它风险,这些风险有业务操作层面的,也有公司层面的,大多会相互交织、相互转化,有的小风险没有处理好会变成重大风险。因此,任何参与博弈活动的组织,其最高决策者都必须面对这些风险,具有带领其团队进行企业运营、投资并处理这些风险与其智慧和能力相称的勇气和胆量。根据当下大多数企业的现实,我们应更多地强调勇气和胆量的重要性。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言“当事者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不冒很大风险,就会遇到同样大的其它危险。”(《战争论》),这是由博弈活动的对抗性质所决定的,是战胜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是不可能回避市场风险、不得不通过冒险来寻求企业的安全和稳定的。因此,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勇气与胆量等冒险素质的企业领导人物,能够成功地经营一家企业,更不能设想企业家没有冒险的胆量。

2)企业战略的坚持、调整与创新需要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最大的勇气与胆量

不可否认,不少企业的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对市场发展趋势有着独到的眼光与精准的判断力,并能够与其智囊们制定出正确的战略,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遇到人才与技术瓶颈的问题,有的知难而退,在经过前期大量投资之后,就中途放弃了,另一方面,由于中途忍受不了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的背离了既定战略分出资源干其它事项去了,所谓力分者弱,从而弱化了即定战略项目的实施。此两种情况,唯有坚强的意志、自信、坚韧等精神力量的支持,唯有非凡的勇气与胆量,才能使战略主持人------企业家将战略执行到底,从而规避失败。

就战略能否执行到底而言,离不开战略调整与权变创新。当战略目标明确制定以后,在执行过程中碰到难题,以及战略方法不得当,诸如遇上以上人才与技术瓶颈问题,一些战略持人------企业家与知难而退的作法不同的是,他们在总体战略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作战略调整,组织力量解决问题或绕路走,比如重新选拔人才或改变人才机制,集中组织技术及其人才力量攻坚解决问题,重组架构与资源,等等,直至达到成功。众多战争与企业的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大的战略,英明的战略主持人------企业家不会以一时的成败来定论,总是百折不饶,经过战略调整,屡败屡战,失败了再来,最终走向成功,典型如战国时代的秦国东向战略进程、楚汉战争中的刘邦灭楚战略进程即是如此。战略调整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权变(即平衡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调整战略方法)的过程。大规模战役或企业对抗,如《孙子兵法》所言,“以正合,以奇胜”,“正”就是规模,“奇”就是创新。“规模”是组织团队基本面的生存支撑,是保本点,是现在;“奇”是组织团队本质上的发展依靠,是盈利趋势,是未来。如果以“行百里路半九十”来形容的话,“九十”只能算作规模、“正”,“十”算作创新、“奇”。与兵法“奇正”原理相通的是企业的“二八”原理,该原理可以用来衡量战略资源配置的比例与结果,同时也是体现与考验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智慧与勇胆的水平和指标。在战略调整、创新、权变的过程中,其间的挫折感与耻辱感,只有战略主持人------企业家的感同身受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坚定自信心与坚韧力,以及非凡的勇气与胆量,是难以面对和想象的!

总之,军争也罢,商争也罢,在战略实践中,这些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最需要的是勇气、胆量等心理力量。这些力量在他们身上集中的越多,则其“天才的翅膀就越硬,飞得就越高,而冒险精神就越大,追求的目的也就随之提高。”《战争论》)

紧跟时代,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权衡、适应内外变化,从而获得高效、稳健的发展,当趋时以勇。


返回首页 - 联系众拓 - 加入众拓 - 关于众拓 -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最佳分辨率:1024×768 3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