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登录!        登录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赢Victory、更高Higher、协同United、杰出Top。
首 页 关于众拓 咨询服务 众拓培训 管理文库 管理工具 新闻中心 众拓论坛 休息片刻 项目经验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管理文库
 
企管理论基础
哲学的光辉
军争的火花
商战的启迪
历史的借鉴
名人箴言录
企业家名言录
识人与用人
企管文摘漫步
企管思维PPT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管理文库 -
战略集中的必要性

战略集中的必要性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一、集中而后聚势出击,才有力量

五指散开,只是巴掌,五指并拢为拳,取势出击,比扇一巴掌的力量要强大出好几倍。集中才有力量,这是人之常识,常识不可违背。军争如此,商争如此,常人做事亦是如此。

1、在军事上,集中就是力量,没有在适当的地点集中兵力就不可能形成力量。军队要形成威慑力,就要在空间上集中。

“集中才有力量,集中就是力量”的军事常识早被军事家们所认识。法国军事家福煦曾说:“打击的观念包含着两个词‘集中和冲击’

二战是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在二战反击德军的进攻中,苏联是消灭德军最多的国家,也是牺牲军人最多的国家,是最深彻体会也最有资格总结集中才有力量这一战略原则的。苏联军事学家格鲁季宁总结分析到:“为了取得胜利,客观上要求在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战争的经验,特别是伟大卫国战争的经验初期我军的很多战斗和战役的经验令人信服地证明,在整个正面上平分兵力不能造成优势,反而会分散兵力,结果必然导致失利。因此,集中使用兵力的原则反映的不是条令撰写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必然性。”《军事上的辩证法问题》

现代军事强大如美国者,虽然其在全球各国面前一再吹嘘自己的武器装备是如何强大,质量如何的高,美国大兵是如何的强悍,好像给人以质取胜的感觉,但在每一场战争中,都以集中兵力为首选。在海湾战争中,应对一个兵力相对弱小的国家伊拉克,都要花费近半年的时间向伊拉克的周边国家集结兵力,并预先做好信息战、宣传战的准备,以便与盟国形成更加强大的军事、经济、政治力量,共击伊拉克。

而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兵家,对军事集中的力量早有认识。

夫五指之更弹,不如卷手之一桎,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淮南子·兵略训》(注:卷手,握拳;桎,撞击)

五指之更弹,不如握拳之一桎。甚哉乎!兵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心坚。------《白豪子兵×·合》

故胜兵若以镒称珠,败兵若以铢称镒。------《孙子兵法·形篇》 (注:1=24两,一两=24铢,1=576铢,即:1镒÷1=576倍)

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之常情也。------《百战奇书·合战[]

夫兵不贵分,分则力穷。------《投笔肤谈》[]

2、在企业中,面对残酷的竞争压力,必须集中使用资源

不论是战争领域还是商争领域,竞争始终是残酷的,没有竞争的阶段始终是暂时的、少数的。一个组织没有强大的压力,就没有优胜劣汰,就会缺乏集中配置资源的动机。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全球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不但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市场压力,还要面对来自于全球的市场压力,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大都是激烈的、呈现零和状态的竞争,在制定战略的要素分析中,集中配置资源突出优势,必为首选。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同业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潜在进入者、替代者)分析与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正是集中配置资源,突出己方优势,避开己方劣势,从而加强竞争力的战略集中原则的体现。

3、在人们日常工作特别是对抗性活动中,集中原则同样是的首要考虑原则

人们的日常工作,也要平时注意休息,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时间,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将精力与时间集中于关键性的活动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效果。在对抗性活动中,诸如一场足球对抗赛,有前锋、中锋、后卫,有主攻,有辅攻,其它队员如何巧妙地把进攻机会传给主攻手,让主攻手发挥强大的攻击力量,就是决定博弈胜败的关键。如果球员各个都很神勇,都想进球博取眼球与荣誉,这个团队则犯了力分者弱的毛病,必败无疑,近十多年的国际足球对抗赛,南美国家败于欧美国家,正是突出个人表现忘记团队配合从而没有突出集中力量进攻最终导致失败的有力证明。

 

二、信息的不对称性,迫使组织必须先于敌方掌握并运用大量、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以提高决策质量。

所谓知而后行,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战争时空的观念,但并不否定时间与空间的集中,对敌方的打击摧毁,仍然最终要依靠热兵器进行,因此,信息的集中加强了时间与空间集中的作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力量的大小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加上远程兵器的开发应用,大大地扩大了战场范围(海、陆、空、天、电),拉近了战争的空间距离,缩短了战争时间,从而使兵力资源在空间上的集中和时间上的集中在信息化的意义上得到演化与发展。美军在《2020年联合构想》中明确提出: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但仅有物质上的优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明确要求利用信息和知识优势夺取决策优势。据军事专家分析,信息集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首先信息具有力的作用,从而对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集中概念对战争的作用注入了新的内涵,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

1)威慑遏制力。一是在认知、决策和行动上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先机制敌产生实战威慑。二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信息是单向透明的,对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因信息盲点会产生恐惧感从而不敢轻举妄动进而受到遏制。

2)凝结整合力。信息对战争物质资源、战争组织结构以及战争行动诸要素具有有机融合与链接的能力,使系统功能的发挥形成1+1>2的功效,即系统功能大于简单的代数和。功能的放大,使总体兵力资源得以加强,从而使传统上的火力、机动等兵力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更高层次的重整集中。

3)控制力。一是指挥手段的网络化大大拓展了指挥控制的范围,二是信息的实时传输性实现了战场的连续、动态和实时控制,三是指挥控制自动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使高度分散的战场行动形成有序流动和效能融合,实现了控制的精确高效。

4)毁伤力。一是信息对信息的直接对抗,直接毁伤,即软杀伤,二是信息战中占据优势的一方在击毁击伤劣势方的信息系统后,给予劣势方依赖于信息平台的火力、机动力等兵力的硬打击。信息毁伤力的强化,改变了传统战场上的打击手段,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战场的集中体现。

信息的威慑遏制力、聚合力、控制力、毁伤力在战争行动中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其次信息化将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

1)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量的主要来源。

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较量,如机械化战争,主要表现为钢铁兵器的较量,是整个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竞赛。信息化战争虽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力量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与行动,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

2)战争力量将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战争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造最先进的战争装备及培养大量能够操作装备的人才,是人才的较量。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化装备,信息时代基于信息化发展起来的C4ISR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等各种信息战装备和高技术作战平台,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战争工具,具有传统战争工具无法比拟的性能、功能、作战能力和效果。在这一基础上,兵力规模将趋于小型化,编组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作战能力将得以最高程度的优化组合,战争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重组后整体作战能力更加强大,指挥体制也将从传统的垂直树状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结构,信息共享,信息流缩短,指挥决策与行动实时化,战争将在掌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弹指之间借助智能化平台予以完成。

3)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

网络战将使战场具备大纵深、高立体化,淡化前后方区别,使时间和空间发生重大变化。信息网络战支撑着传统的海陆空天火力战、电子战,更加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通过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可以“点穴”精确打击敌方的要害,而不必在战场的所有方面进行消耗战来决胜负,达到少战精战而屈人之兵。

4)战争进程将变得短暂且可控。

信息化将使战争在更大的范围展开,在更短的时间内协同进行,必将加快战争节奏,缩短战争进程,同时提高作战强度,增强人类对战争的整体控制能力。信息的非对称性以及武器平台的差距,将使战争告别“短兵相接”的时代,即可迅速达成战争目的。

信息的集中赋予了时间集中与空间集中新的内容,但并不是脱离传统上的时空集中而单独存在的,最终的胜负,仍要通过硬装备力量的集中火力对决来完成。

对于信息集中的重要性,以下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①知彼。在海湾战争前,美国在海湾地区上空部署了56颗卫星,其中侦察卫星有23颗之多,同时还使用了各种侦察飞机,单无人驾使飞机美英联军就投放了90架之多,将伊军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见美军对“知彼”这一信息集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一空中优势,仅就地面火力与火力的钢铁对决,美国如果会赢,必将赢得代价高昂。

②知已。英阿马岛战争,直到1982614日马岛战争结束,阿根廷唯一的一艘被阿军当作撒手锏的潜艇圣路易斯号总共向英军的6艘军舰发动了进攻,却始终没有一枚鱼雷命中目标。到底是什么在作怪?事后分析的结果得出:罪魁祸首出在“知已”------潜望镜上。德制209圣路易斯号作战系统的中心是一台FM1600B电脑,控制着鱼雷的攻击,电脑出错,导致潜望镜出现了同步不同轴和错误方位信息,致使鱼雷操作员虽然把目标套在了十字线上,可鱼雷数据电脑却认为目标在别处。结果,错误的信息把鱼雷导向了错误的地方。想到此,阿根廷人唯有暗自流泪。试问,如果阿根廷人平时训练有素,对自己手中的装备了如指掌,如果机会没有错失,马岛战争会不会是另外的结局?,看来怪只能怪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上,疏于“知己”。

在商战中,企业的情报信息系统的对抗,虽不及军事战场上对抗的惨烈,但具有与其相似的功能。比如一个成功的ERP管理系统,将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研发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工艺管理、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等各方信息集为一体,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系统的各业务流程通过有机地结合起来,协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能够根据需求达到充分的共享和有效的管控,进而达到规范业务操作、提高经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缩短交货周期、合理保持库存水平等功能,从而最终达到优化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等流程,优化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之目的。


三、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迫使组织必须把它优先分配于决定性机会的决定点上

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是集中原则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

一个军事组织,其战略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有的甚至是稀缺的,即使在信息化时代,亦是如此。军事资源,包括物质装备,包括兵员数量,包括作战理念、技术技能,包括统帅才能、军队武德、军队民族精神,等等,这些资源必须通过运动,在决定点和决定性时间上集中起来,在非决定点和非决定性时间形成相对节约,才能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总体优势,而不是在时空上的简单的静态的平均分布。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了一些违反集中原则的失败教训,如“一九三一年一月的江西宁都县东韶地区打谭道源的作战,一九三一年九月江西兴国县高兴圩地区打十九路军的作战,一九三二年七月广东南雄县水口圩地区打陈济棠的作战,一九三三年十二月江西黎川县团村地区打陈诚的作战,都吃了兵力不集中的亏。......兵力平均主义,到一九三四年第五次反围剿时,发展到了极点。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为可以制敌,结果为敌所制。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是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前提下进行的,当时红军得到了发展壮大,以为可以与国民党军面对面对决,打阵地战,全面出击,结果转入全面抵御,最后彻底失败转入长征。

一个企业组织的资源同样是有限的,有的战略资源也是稀缺的。美国战略管理学者科恩(Colen)指出:“企业所处的环境如同战争一样,任何企业组织的资源------无论是盈利或非盈利性的组织------都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企业战略和军事战略共同的基本问题------资源分配问题,即如何优先分配资源到决定性的机会上。”(《Winning on the Marking Front》)企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力、研发力、销售力、获利力、组织力以及品牌、企业形象等,凡是价格大于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企业总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进行经营的,同样只有通过运动,通过合理的分配组合,有所集中,有所节约,才能在决定性的主要竞争领域决定性的时间达到“总体大于各个部分的代数和”,形成相对优势,而不是简单的组合。


返回首页 - 联系众拓 - 加入众拓 - 关于众拓 -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最佳分辨率:1024×768 3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