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不同组织/作战单元(SBU)的共同诉求
1、不同战略组织存在共同的压力与战略方向
在军争上,不同的军事组织(SBU)在总体上或在某一具体战役上面临来自同一方向的压力,必须协同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才会更有力量,才会更有赢的可能。如:在二战中,同盟国对付轴心国;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联合彭越、英布、以及韩、魏、赵等各方力量攻击楚霸王项羽军事集团,等等。不同的作战单元(SBU)总体的压力源头和战略方向是一致的。
在商战中,一是指一个集团企业的多个经营活动(经营项目或经营领域)面临来自同一市场与竞争对手的共同压力,共同指向集团总的战略目标,或共同市场,如美的的风扇、空调、电磁炉等共同指向家电市场,并拥有共同的渠道;二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多个产品、多种渠道指向共同的市场,以及指向总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比如品胜的手机二次电池、移动电源、充电器、数据线、蓝牙等,共同指向手机周边产品即相关市场,并拥有共同的渠道。以上两种情况,皆可以通过市场、渠道、产品的协同,并带动企业内部研发(R&D)、HR、生产等部门的协同,达到1+1>2的协同效果。
产品与市场的协同如下图所示:
2、不同战略组织存在可以共享的价值------协同动力源
不同的战略组织(SBU)通过协同/协作完成的战略业绩所带来的更大的利益(以下简称“协同利益”),可以由参与协同的相关战略组织单元(SBU)所共同分享,即存在共同的利益出发点,存在共享蛋糕,制度上能够确定、实际上能够保障协同利益为协同各方所共享,不会被个别或主要的协同参与者所独吞或瓜分。
3、不同战略组织存在可以共享/互补的资源
不同战略组织存在可以共享/互补的资源,通过协同合作,以达到:
(1)已有资源可以共享,不要再做重复建设,从而节省成本费用;
(2)互有强弱,形成契合互补,从而在不必花费成本的前提下各方得到最强最专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第(1)种情况,诸如企业的多角化经营,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共同利用已有的企业资源,追求协同效果,比如在新旧项目之间、在不同的组织内部下分单元之间,达到同一资源共享,或使一种资源产生多种效用,从而把各项目、各组织联结起来。
针对以上第(2)种情况,诸如在手机行业,软件、硬件、封装代工、市场分别分布在各国,通过全球公司的契合性的协同互补,共同构建起全球化的手机产业链,各战略组织(SBU)共同指向全球手机市场,并分别获取各自环节的利益。
4、同一战略组织存在剩余资源/能力
协同的另一种情况,亦即协同的条件之一,就是在一个战略组织内部,存在剩余资源或能力。竞争中的组织,要么倒闭死亡,要么进攻扩张,永远不会固守在原来的领地上,而剩余的资源/能力,就是其扩展的动力源。资源/能力有余就会扩张,这是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否则必将形成浪费,遭至规律的惩罚,从而丧失这些资源/能力。存在剩余资源/能力是导致企业选择多角化协同经营的重要原因之一。
(1)剩余资源:可以是人才、资金、产能,等。特别是随着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丰富的人才数量的积累,如果不向外拓展经营,让这些人才发挥用武之地,短则浪费,久则必失,组织存在资源的增长与阶段性协同发展的平衡问题。
(2)剩余能力:可以是才能、职工素质;技术能力、研发(R&D)能力;销售能力;由广告能力、商标能力、企业形象所共同构筑的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等。特别是战略主持人------企业家才能的积累,是企业选择包括多角化经营在内的企业扩张的动力源泉。
二、存在具有竞争战略智慧与强烈成就感的战略主持人
1、一个组织内部,必须存在具有竞争战略智慧的战略主持人
(1)协同是高于一般竞争的战略智慧,一个组织内部的协同,需要有一个具有战略智慧与胆魄的战略主持人。
(2)存在目标距离------成就欲望失落感
对于战略主持人而言,如果其成就欲望未能实现,就会产生目标距离,就会大大刺激其得不到满足的战略雄心,从而使其欲挫欲勇,寻求各种路径进行发展,比如秦国统一全国的前期,刘邦对项羽的前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如果其成就欲望得以实现,更会寻求下一个更大的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更会投下更大的赌注进行博弈,从而拓展其更加广阔的表演舞台,使其组织得以不断地增值,如秦国统一全国中后期,刘邦对项羽的中后期、曹魏统一三国的进程。总之,对于一个卓越的战略主持人,他永远不会得到满足,永远在找差距,永远是一个成就欲望的失落者,只有不断地征服才是其真正的生命。
2、不同战略组织之间存在具有战略竞合智慧的战略主持人
要达到行业协同,不是行业内存在一个或几个战略主持人就可以的,必须凝聚同一行业的所有战略主持人的共识,能够改写/决定行业规则,此种情况往往不易产生,仅大多存在于具区域竞争特性(如水泥行业、管桩行业)或高科技特性(如高端芯片)的行业,包括明的协同与配合默契(默许)的协同,所以,行业的协同/竞合,往往是不打不相识的认知与斗争的结果。
跨组织的协同,特别是同业竞争的竞合,或同业联盟(如商会),不仅要求每一战略组织的战略主持人具有协同的战略智慧与胆魄,更要求具有跨组织协同的战略智慧与胆魄,且其中必须具备产生战略主持人的联结者------王中之王,行业协同的领导者。
竞争不易,竞合更难。从竞争达到竞合,是战略主持人高度智慧与勇胆的选择。很可悲的是,大多数战略主持人,往往争得鱼死网破,不得悲惨教训,难以往竞合的路上走。特别是中国的企业老在窝里斗,甚至以同样的方法从国内斗到国际上(如做生意欠款欠到国际),斗狠挣吆喝很在行(如中国品牌手机厂商对印度手机市场的争夺),协同起来挣取行业必要的利润却很差劲。相较而言:
(1)同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企业,往往通过商业协会的竞合,维持正常的行业秩序与正常的行业利润;
(2)西方企业,往往通过立法防止恶性竞争与垄断,维持正常的行业秩序与正常的行业利润。
以上两种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外,看是平常,实则凝聚高度的协同竞合的智慧。当然,竞合不同于行业垄断,前者追求行业正常利润,后者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这是根本之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