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需要在佛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市为军事人员建造1600幢房屋,招标要求价格便宜,交货迅速。投标的建筑商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但竞争结果,从未经历过大世面、无多少技术和资金的小企业拉维特公司竟然压倒群雄,一举中标。结果公布后,负责此项工程的政府高级官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是“胡闹”。但是,拉维特公司确实按规定完成了工程。
评论: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拉维特公司在缺乏经验、工程范围至少比他们过去承担的工程扩大了100倍,而且公司又严重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参加此次投标竞争,并以低于其他公司的造价和完工期限中标,的确是冒了很大风险。当时负责此项工程的政府官员说:“事实上却是:他们肯定马上要破产,政府工程也肯定会由此延误。”事实上却是:工程提早顺利完工,拉维特一下发了大财。其中的奥妙在于:拉维特敢于冒险,敢于制定风险型决策。
冒险不等于失败,更不等于胡闹。公司在竞争中制定风险型决策,同样是以客观情况为依据的。拉维特的依据之一是战时建筑行业处于停滞状态,各种物资、器材、人员都多,没有设备、技术和人员,可以租、雇、请,而且价格便宜,加之1600幢军人住房,是成批的单一生产,可以大大降低费用,缩短时间,这是大前提;他的依据之二,此项工程是政府主办的军用设施,不管是筹措资金还是各方面打交道,肯定会代价小,速度快,谁也不敢拖拉,这是小前提。所以,拉维特说:“只有笨蛋才按平时民用住宅的框框要求制定投标书。”
最终的结果正如拉维特所料,公司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而且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美国建筑行业的巨头之一。
评论:根据所处的环境,深思熟虑后大胆决策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