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王国里“卡西欧”的崛起是现代商战中的一个奇迹。
“卡西欧”的创建者是日本的四兄弟——忠雄、俊雄、和雄、幸雄。1949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办了“第一次商品展览会”,他们四兄弟在观看了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运算缓慢的来自美、英、德等国的计算机后,便发誓研制出自己的计算机。经过四年的奋战,当他们拿着自己的样机去找专家鉴定时,专家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的计算机已经落后了至少5年!”他们四兄弟恍然大悟:“这么多年总是自己闭门造车,对外面世界的发展一无所知,那怎么能行呢?”于是他们四处活动,积极与外国同行建立信息交流。在大洋商业公司的关照和指引下,他们四兄弟不但得以接触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还得到了大洋商业公司的资金援助。1956年,四兄弟研制的具有连乘功能的螺线管针式计算机终于投入了商业生产。第二年,可进行14位数运算的“卡西欧14-A型”继电器式计算机也顺利诞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们四兄弟建立了“卡西欧计算机股份公司”。到了1962年,“卡西欧”又研制出了高性能的“301型”和“A-1型”计算机,年营业额达6亿日元。
评论:知道对方的不足后,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他们的缺点。但是他们忽视了别人发展的迅速,没有完全做到“知彼”。
但是,挑战来了。1964年3月,夏普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半导体晶体管的电子计算机,全部重量才有25公斤,而“卡西欧”重120公斤。用户们纷纷转向“夏普”。四兄弟面对冷酷的现实,不得不将继电器式计算机全部抛弃,转而从零开始,研制半导体晶体管式电子计算机。
评论:面对挑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心从零开始,这才是真正的“知己”。
为了生存,“卡西欧”的全体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业务人员,人人学习电子技术,而技术人员则夜以继日地奋战,忘我地向一道又一道难关挺进。1965年10月,“卡西欧晶体管计算机001型”诞生,性能与夏普公司的晶体管计算机相近。
夏普公司毕竟是“领先一步”。他们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让每个人在口袋里装上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半导体技术专家佐佐木指导下,夏普公司生产出第二代台式电子计算机。将4000多个半导体晶体管减少为59个集成电路和650个零件,重量减轻到4公斤,售价也减少了一半,这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夏普公司大出风头。
评论:强中更有强中手,你来我往,是商战中的必要手段。
一直把两眼盯在“夏普”身上的“卡西欧”不甘落后,他们先后研制出“鲁特001型”、“卡西欧一助型”等新产品,并抢先一步,把电子计算机“推入了个人和家庭主妇的手中”。1972年8月,可放在手掌之上、售价仅1.28万日元的“卡西欧迷你型”计算器问世,“卡西欧”再一次独领风骚,
夏普公司背水一战,制订了“夏普734计划”、“液晶显示、干电池工作、薄形化”。1975年4月,“夏普”如愿以偿地推出崭新的接触式键盘计算器。1977年5月,夏普公司的新计算器厚度仅5毫米,重60克,有3个零件。夏普公司再一次夺回了失去的市场。
评论:你追我赶,谁也不甘人后!
“卡西欧”奋起直追,成功地研制出“名片式”超薄型计算器和厚度仅为0.8毫米,重12克的“胶片式计算器”。
至此,日本计算器市场完全被关西的“夏普”和关东的“卡西欧”所垄断,但是,“夏普”与“卡西欧”的计算器大战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