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登录!        登录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赢Victory、更高Higher、协同United、杰出Top。
首 页 关于众拓 咨询服务 众拓培训 管理文库 管理工具 新闻中心 众拓论坛 休息片刻 项目经验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管理文库
 
企管理论基础
哲学的光辉
军争的火花
商战的启迪
历史的借鉴
名人箴言录
企业家名言录
识人与用人
企管文摘漫步
企管思维PPT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管理文库 -
淮海战役

淮海大决战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一次重要战争。最先提出淮海大决战设想的是我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

1948年9月24日,经过8天的浴血奋战,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攻克 了国民党坚固设防的济南城,全歼守敌14.4万人。国民党徐州“剿总”上将总司令刘峙统帅几十万大军眼巴巴地看着济南城灰飞烟灭,竞不敢越协池一步去救援。粟裕从中看到了国民党分崩离析的现实,卓有远见地认识到:在长江以北全歼国民党主力远比让国民党军队撤至长江以南再行决战要好!粟裕立即致电毛泽东:“我们下一步行动,拟作以下建议:立即地行淮海战役。这战可分为两个阶段......”

 

评论:用兵作战,重要的是争夺主动权,占敌先机。有了主动权,才有行动自由权。无论昨天的战争、今天的战争,还是明天的战争,主动权都是军队的命脉。有了主动权,方能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

 

但是,当时在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有60万人,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加在一起也不过40万人,而且,无论是从军事装备,还是从后勤补给上来比较,国民党军队都占绝对优势。

毛泽东再三权衡了利弊,以惊人的胆识回电粟裕:“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伯韬)兵团……”

 

评论:在战争中,处于弱势一方要想摆脱被动,就不能跟着强者的“游戏规则”转。

 

淮海大决战于1948年11月6日正式展开,战争的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于碾庄全歼黄伯韬兵团12万人马;战争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在粟实价的配合下,全歼黄维的12万钢铁大军于双堆集;战争的第三阶段,杜聿明的30余万国民党军在陈官庄全军覆没。

淮海大决战以我军的全胜而结束,令平津战场上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极为震惊。不久,北平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至此,蒋介石赖以打内战的国民党军队主办消耗殆尽,蒋介石本人也被迫宣布“下野”。

 

评论:有了主体意识,才会有创造力;有了主体意识,才可能去积极争夺主动权,力求按照我的“游戏规则”主导战场。

 

对国民党的正确估计,作战中几个阶段的正确指挥作战配合,为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奠定了基础。 


返回首页 - 联系众拓 - 加入众拓 - 关于众拓 -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最佳分辨率:1024×768 3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