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埃及军队隐蔽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2000门大炮和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上的1500门大炮,同时向以色列阵地开火,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在这之前,以色列向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先后发起了三次战争,夺取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及戈兰高地等大片阿拉伯领土,以色列军队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象征。以色列人的胜利极大地刺痛了阿拉伯人的心,特别是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决心联合起来,把失去的土地夺回来。
评论:战争使得以色列狂妄自大,根本没有注意到另一场战争正在悄悄地迫近。
为了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调动,埃及耗资400万美元在运河西岸修建一条巨大的河堤。以色列人从未想到过阿拉伯人会主动向他们进攻,认为河堤的修建是埃及人为了防御对他们的袭击的,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为了迷惑以色列人,从1973年年初开始,埃及军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演习。白天,埃及军队开往运河西岸是一个旅,但晚上归去时则悄悄地把一个营留了下来,埃及人就是用这种办法将渡河的精锐之师一个营、一个营地集结到运河岸边。为了攻破长123公里、纵深几十公里、号称“最坚固的现代立体防线”的“巴列夫防线”,埃及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演习。对于这一切,以色列都一无所知。
评论:轻敌是战场上最可怕的敌人。因为这样将无法时刻保持警惕性。
最后,只剩下进攻发起的时间了。萨达特、阿萨德经过反复思考,终于选定了1973年10月6日这个日子。这一天是以色列人的“赎罪日”,按照犹太人的习俗,在“赎罪日”这天,从日出到日落都不能吃喝、不能娱乐、甚至不能吸烟,所有的人在家中休息------“赎罪”;这一天又恰好是伊斯兰教的斋月节,阿拉伯人都要虔诚地祈求真主保佑。萨达特和阿萨德把祈求真主保佑和打败以色列人融合到一起,而以色列人则认为阿拉伯绝对不会在这一天挑起战争。
评论: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以色列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猛烈的炮火和飞机掩护下,埃及由8000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率先渡过运河,他们用爆破筒和高压水龙头在河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与此同时,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向以色列发动进攻。战争进行到10月10日,埃及军队攻占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土地,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实现了预期目的。但是在大好形势下,埃及人接连犯了两个错误:停止了对西奈半岛的进攻,使以色列军队得以集结;忽视了自己的后方,使以军得以渡过运河向埃及腹地偷袭。以色列人在集中兵力突破了叙利亚了防线后,又集中兵力将埃及第3军团包围起来,并在埃及腹地发起一系列攻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接受了国际社会的调停,于24日正式宣布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
评论:
1、胜利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能躺在眼前的胜利上睡懒觉。一时的失败也不是永远的失败。
2、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遭到失败。作为领导者,要有失败的意识,要有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在失败来临时,要有勇气面对,积极为下一次的竞局积蓄能量。不要睡在安乐椅上,后面追赶者多的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