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登录!        登录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致赢Victory、更高Higher、协同United、杰出Top。
首 页 关于众拓 咨询服务 众拓培训 管理文库 管理工具 新闻中心 众拓论坛 休息片刻 项目经验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管理文库
 
企管理论基础
哲学的光辉
军争的火花
商战的启迪
历史的借鉴
名人箴言录
企业家名言录
识人与用人
企管文摘漫步
企管思维PPT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管理文库 -
IBM的成功之道

IBM 是世界电脑市场的龙头老大,20世纪20年代白手起家,60年代就已战领了电脑市场的三分之二。到90年代,IBM仍然在电脑世界中独占鳌头。

商场即战场。IBM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有竞争、挑战和对手。然而它在每次竞争中,总是力争主动,完善自己,从而在战胜对手的过程中使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在计算机市场上,首先向IBM开炮的是雷明顿·兰德公司。1951年,兰德公司向美国统计局出售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首次向IBM发起了挑战。

商业竞争不同于体育比赛,能够由双方交替发动进攻。商业竞争成败,决定于各自的经济实力、谋略和下手的时机。谁抢先在这些方面战据优势,掌握主动权,谁就是胜利者。

所以,兰德公司的进攻使IBM的主席小沃森大吃一惊。他立即召开上层会议,研究对策。

 

评论:不要让对手牵住自己的鼻子走,要设法去牵对手的牛鼻子;设法调动敌人,不被敌人所调动。

 

IBM抢先倾注自己的全部实力,从宣传攻势到网络专家,从占据技术领先优势到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每一步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同时,密切注意兰德公司的倾向,分析对方的每一个企图。终于,IBM这种全方位的进攻使它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上风,一路领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结果兰德公司在强敌面前败得溃不成军,只好落荒而逃。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些陆续强大起来的电子计算机公司联合起来,结成了阵容庞大的盟军,向IBM射去密集的炮弹,想一举轰毁IBM的阵地,在这场围剿战中,盟军耗去了高达30亿美元的广告费。

面对盟军异常凌厉的攻势,IBM没有四面出击,以牙还牙。它采取了最优秀的防御策略------推陈出新,不断更新更优良的新产品取代自己过时的旧产品,以最优质的产品取得市场主动权,那么敌人就会不攻自破。

于是,IBM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词:比IBM更优良、更便宜、更好。很快,它的新产品XT型个人计算机上市了,它具有硬盘装置,能存储5000页资料。市场上响起了一片叫好声。盟军的叫嚣声渐渐减小了,给人一种后劲不足的感觉。

IBM在发展过程中,时时都在迎接挑战,每一次都能以多变的谋略技巧争得主动,将对方打倒在地,从而保住了自己在计算机行业中的皇位。

 

评论:未来市场上的主动权,成功的经营变革,也要有主体意识,坚持主体性原则,始终注意保持和创造自己的特色。

      

IBM公司,原本就是大型电脑市场的霸主。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IBM瞄准了苹果公司,仔细研究了“五个为什么”,即竞争者正在做什么?为什么那样做?没有做的是什么?做得好的是什么?做得不好的是什么?1981年8月,IBM投入4000万美元广告费,突然对个人电脑(PC)市场发动大规模侵略。一年内,在24亿美元的市场中,IBM侵夺了17%的份额;二年内,IBM击败苹果电脑,在42亿美元的市场中,侵夺了26%的份额。第三年,IBM又动用了一枚有力的“侵略武器”------降价20%,彻底打垮了许多小型电脑公司,稳稳地侵占了PC市场,成为一个新的霸主。

当然,IBM对苹果,是计算机市场上市场捍卫者对市场追击者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略。那是个新战场。在强大的IBM面前,苹果公司的反击显得软弱无力。最终“苹果”让“蓝色巨人”IBM咬去一大半的市场份额。

 

评论:争夺主动权,表现在作战实践中,深植于指挥员的思想观念中。大凡谋略创造,不只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状态。只有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智慧才能焕发出来,潜智潜能方可被激活。

返回首页 - 联系众拓 - 加入众拓 - 关于众拓 -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最佳分辨率:1024×768 3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