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1948年,欧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爆发了,在这个战争过程中,瑞士人逐步发展补步形成了自己的中立政策。钟表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那时日内瓦钟表已经非常有名气了,德意志的钟表制造业衰落了,这就为瑞士钟表开始独步天下提供了可能。在这个时期,瑞士钟表业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鼓励,钟表业成为仅次于纺织业的第二大工业。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瑞士出口手表连续十几年居世界总量的50%以上。
技术的来断革新也必然带来市场的开拓,到20世纪60年代,瑞士钟表业进入鼎盛时期,拥有1000多家钟表企业,十几万钟表工人,年产各种钟表1亿只左右,产值40多亿元瑞士法郞,行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也多在50%~80%之间,个别年份竟高达90%,70年代前期也保持着40%以上。钟表业的成就给瑞士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也是瑞士工人最值得引以为豪的成就。
瑞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威胁钟表王国地位的科技挑战正在日本的诹[zōu,在一起商量事情]]访精工舍秘密告进行了,其突破口就是石英电子表。虽然诹访精工舍只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但是它麾下的技术人员都把目光瞄向了未来。主宰未来才能取得胜利,这是他们的经营哲学。很快地,一项旨在开发未来钟表的研究计划形成了,他们将这次研究革新命名为“59A计划”,因为这一年正是1959年。
评论:市场就是”第一线“!需要你主动出击,找出突破点,才能做大公司。在主动出击的过程当中,市场调查显得十分重要了,能否搞好市场调查是公司主动出击成败的关键。
59A计划的核心就是埋行石英钟表的研究。痛苦的日子终于挨到了头,诹访制造出了和机撒个一样大小的石英表,1973年又制造了数字式石英表,1974年又推出达到小型化、薄型化目标的精致石英表。同时,由于诹访精工舍的石英表实现了低能耗、小型化,低成本也就顺理成章了。日本石英表开始走向世界。瑞士钟表每况愈下,在世界市场占有率每年以两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1972年瑞士表战世界钟表总出口量的41.2%,1975年只占30.7%,以后逐年下降。由于出口减少,钟表业人员也相应在不断减少,钟表业开工率只达70%。当时世界最大的钟表部件生产企业埃勃什公司,在两年之内把它的工人从10000人削减为7500人。传统的家庭作业更是受到致命的打击。与此相反的是,日本精工石英表在世界市场上势如破竹,节节推进。
瑞士在石英电子表上的迟钝,不仅使日本夺去它的市场,美国和香港的电子表也同样给瑞士以沉重的打击。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发表研究报告指出:10年内电子表将代替机械表。然而同期瑞士的钟表界却认为,到1980年3亿只世界钟表总产量中,各种电子表只能占10%。这种对市场趋势看法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瑞士钟表业的走向。1978年瑞士“新表业就要消亡了,美国和日本电子表侵入海尔维第,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消失和滴答滴答的告终。”
评论:只要抓准时机,抢占主动,夺机迅速,就能很快出新品,创出超人业绩,从而赢得市场。
瑞士在石英电子表上吃了大亏,促使它急起直追,但毕竟落后日本、美国以及香港几年,在世界电子表市场上总是处于不利的位置。这种了口场不得局面兴许能够改变。但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瑞士的王牌机械表的优势也丧失了。
日本诹访精要舍在成立后不久就成功地设计了男用机械手马贝尔表。这种手表的精确度比日本同类厂商生产的机械表主出一大载,因此诹访精工舍将这种表投入大批量彺产的轨道,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后来这种手表在日本国内的钟表竞赛中连续几年取得优胜。最后诹访的人决定向瑞士挑战,中村对科技人员讲:“这样下去没有多大意思,还是向瑞士的国际比赛挑战吧。
1960年,德国慕尼黑召开国际奥委会会议,决定1964年的奥运会由东京来主办。听到这个消息,诹访精工舍的第一个反应是把瑞士钟表赶出奥运会。中村说:“无论如何东京奥运会要以国货来计时。”
但瑞士却没有想到,准备在东京奥运会和欧米茄决战的诹访精工舍在机械表方面进步相当神速。诹访精工舍除了开发出马贝尔表之外,1962年推出了皇冠表,这比马贝尔表又前进了一步。1963年他们又开发出了具有超常精确度的豪华精工表,这种表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及国际的广泛瞩目和好评。瑞士也注意到这种表,虽然他们认为这种表还不具备和先进的欧为茄表抗衡的实力。但是,他们私底下却隐隐地感受到了某种威胁。欧米茄公司有点担心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是否会让日本抢走。为此他们提交报告给政府,要求政府在争取奥运计时权方面提供协助,并同时也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继续提供在东京奥运会的计时装置。但东京传来的消息让瑞士欧米茄公司大失所望,1963年在东京召开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奥委会同意了日本精工集团的申请,据说是具超常精确度的豪华精工表给奥委会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东京奥运会前几个月,诹访精工舍成功地开发出了数字式跑表,它与机械计时表不同,能将每分每秒的计录反映在钟表上。当数字式跑表测定出著名马拉松选手阿贝贝创造出的世界记录是2小时12分11秒2时,全场欢声雷动。数字式跑表很快名扬天下。
评论:任何厂家试图为某一市场全体顾客服务是不可能的,厂家只有分辨出它能有效为之服务的最具吸引力的细分市场,扬长避害短,不四面出击。
1964年,中村向瑞士方面 提出,参加机械表计时大赛。瑞士欣然同意了,因为上一年诹访的石英互助友爱纽纱幕尔天文台比赛中排名在瑞士表之后,他们也相信自己的械械表能保持不败。瑞士也希望借这次机械表来打击风头正劲的诹访精工舍,以报东京奥运会上的一箭之仇。
比赛结果出来了,令瑞士人非常满意。日本送来的机械表排名第144位,前几名都是瑞士欧米茄获得。瑞士似乎摆脱了东京奥运会以来的阴影,新闻媒体对这次瑞士的胜利大加赞赏。瑞士人也似乎相信了,他们的机械表具有绝对的优势,是不可战胜的,东京奥运会的阴影只是偶然。
1967年的一天,诹访精工的技术人员腾田乘飞机从日本的羽田机场出发。他携带了一支特制的皮箱,里面装着15只机械表。这是参加今年瑞士纽氏天文台比赛的比赛用表。他提着那支特制的皮箱,走进纽氏天文台,将这些钟表交给比赛的组织者,腾田如释负重。接下来的就是等待历时45天比赛的成绩公布。比赛组织者告诉瑞士人一个惊人的消息:日本机械表名列第四、五、七、八名。他们个个都惊呆了,从三年前的第144名一跃到第4名,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然而日本却是乘胜追击了。当他们收到纽氏天文台后来送来的测定资料时,为机械手表的成绩惊喜不已。但是这样的成绩他们是不会罢手的,“走在别人前面”是诹访的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但是目前瑞士已决定停办纽氏天文台了,怎么办呢?日本想到了日内瓦天文台,他们决定在日内瓦天文台再次点燃战火。令瑞士难堪的是,日本人还在日内瓦天文台比赛中创造了一些令人注目的记录:三个日本调表师都获了奖。
瑞士钟表厂商紧急研究对策,石英表已经惨败,如果机械表也是同样厄运,那将是对瑞士钟表业以致命的打击。瑞士钟表厂商拿出对策:在天文台比赛方面,他们部署了精密的研究,确保下一年的比赛中击败日本的机械表。瑞士的这个战略对策初见成效,在1969年日内瓦天文台国际比赛中,欧米茄取得了胜利,在团体总分和个别成绩上获得了全胜。团体总分为56.00分,个别最高分是56.42分。这个结果使瑞士厂商感到满意,他们开始认为只要克服了自大和骄傲,瑞士机械表终是不可战胜的。
评论:经营者既要选择市场,又要选择好的经营方式,相对来说,创造市场容易,赚钱也快。
然而日本人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1970年,瑞士机械表不可战胜的神话就被打破了,日本的诹访精工同样获得了团体总分和个别成绩的胜利。团体总分还比上次比赛冠军欧米茄的最高分数多1.66分,其个别最高分也高出1.77分,并且打破了9项记录。
瑞士表终于真正地被击倒了,这次比赛的失利给瑞士钟表业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大幅标题赫然写着:“瑞士王朝的崩溃。”
瑞士钟表业的兴衰告诫我们:日本精工集团挑战瑞士的成功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谁掌握了未来市场的大趋势,谁就成为未来的胜利者。
评论:
1、要预测市场的未来趋势,当然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的脉博,潜心研究市场的每一细微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日之外。
2、企业在洞察商机后,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抢在别人前面,占据市场高地。“抢先一步,领先一步,主动一步”,这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