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行业经过激烈竞争,在20世纪中期决出四强,他们是通用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美国汽车公司。除去进口因素,这4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通用公司51%,福特公司26%,克莱斯勒公司13%,美国汽车公司2%。各方力量相差悬殊,目标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营销战略也不同。
评论:什么虫蛀什么木,企业的实力不同,所以战略的制定也应有差异。
通用公司:商战领导者战略。最理想的办法是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但是再扩大2%的市场份额,就可能挤跨美国汽车公司或使其他公司面临困境。那时美国政府肯定出面干涉调解,最终让步的只能是自己,因此,通用公司不能再扩大市场占有率,只能维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这就是通用公司的战略目标。
福特公司:挑战者战略。福特公司是第二强,有实力采取挑战者战略,向市场发动进功。福特公司选择了向通用公司进功。因为如果福特公司抢走通用公司10%的生意,它的市场份额就能增加到32%,但如果从美国汽车公司抢走10%,市场份额增加得却很少。
克莱斯勒:追随者战略。作为第三强,克莱斯勒公司最好不卷入直接对攻当中,而是坐山观虎斗,从中取利。时任总裁艾柯卡回避了通用公司与福特公司争夺的战场,采用侧击的方法实现其追随者战略。
评论:老企业放弃市场侵略就不能巩固霸主地位,新企业离开市场侵略就无法夺取立锥之地。
美国汽车公司:补充者战略。美国汽车公司太小,无力向任何一方发动正面的进功,也不奢望取得霸主地位,美国汽车公司采取补充者战略,向吉普车领域拓展,被视为传统的游击战术。尽管难以成为美国汽车市场的领袖,但毕竟拥有一个可以生存的特殊市场。
这四家公司正是在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指导之下,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