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彩电和机顶盒是一体的”、“这台彩电能看数码照片”……杭州剧院门厅内陈列的30多款新品电视机吸引了许多观众。42英寸的液晶彩电、内置机顶盒的主清彩电、能读取数码照片的液晶彩电等都还是目前市场上尚示露面的最新电视产品。一位观众看了动心:“怎么这些电视机都没有标价呀?”一旁的工作人员说:“这些彩电还没有正式上市,有的还没有定价,今天在这里只是展示。”
评论:远看风景近看山,全新的高科技产品性能信息特别吸睛养眼,吊足了消费者的谓口,此处广告效果无声的胜声,无形胜有形。
这些电视新品的生产厂家是杭州本地的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剧院门厅展示的除了20多款电视新品,还有10多款手机,而能容纳几千人的剧场内更是坐满了西湖电子集团的干部职工。
每到年终岁尾都是彩电的销售旺季,每年的旺季都是彩电厂家拼命死磕的时候。而众多的新品的参战将使彩电大战升级,用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经国的话说:“每年彩电市场的价格大战已经成了常规战,而今年我们准备了多款高科技产品,就是要在商场打高科技战争。”
评论:商场和战场,谁掌握了高新技术,并在市场上广而告之,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相关产品信息,谁就掌控了主动权!
杭州的老百姓更愿意称教工路1号的这家大型企业为“西湖电视机厂”。其实,这个名称已经消失了10多年,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忘怀,可能缘于对西湖电视过去的辉煌的留恋。“西湖电子集团有着30年的光荣历史,一直是杭州电子产业的排头兵、杭州的利税大户。”主管工业的杭州市副市长沈坚这样评价。翻开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的历史资料,西湖电视的辉煌轨迹至今还很耀眼:1986年西湖电视机厂进入全国电子企业百强,1989年又跻身中国500强企业行列,西湖牌彩电也荣获“中国十大畅销彩电”称号……
而支撑这种辉煌的是西湖电子一贯的技术追求,即使在上世纪90年末,西湖电子走入低谷时,“技术领先”也是该公司坚持过来的精神支柱。1997年,该公司又推出一款数字电视,并凭此荣获“中国电子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数源”(数字之源)的由来。令人不敢想象的是,2000年,举步维艰的西湖电子还率先上市了中国第一代数字高清彩电,公司也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评论:高科技的较量看不见摸不着,发生在无形的竞技场。高科技与创新是具有竞争力企业锐意进取的执着追求,更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法宝。
在困境中潜心磨练技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可能是一种无奈,但从企业发展来看,何曾不是一种韬光养晦。当时光进入21世纪,沉寂了几十年的西湖电子(数源)终凭着多年的技术积累,迎来了企盼已久的复苏。2001年,西湖电子集团以与三菱合资进入手机产业的契机,开始携彩电、手机、IT和智能房产等四大产业打起翻身仗。“连续三年西湖电子的产销增长超过100%!”杭州委主任王大安说。
彩电一直是西湖电子集团的主营业务,但是手机的销售额已经后来居上超过彩电,一直不声不响的房地产也超过了彩电,“西湖电子集团的目标是产销额达到20亿元,其中彩电只占4亿多元”,相比之下手机和房地产占了大头,西湖电子集团似乎面临一个主营产业变更的局面。
但善打商战的章国经有自己的战略:“手机虽然增长很快,但它不会成为我们的主营业务。当初上手机项目时,就是考虑手机的关注度比较高,手机可以利用彩电的销售网络,更重要的是手机可以扩大彩电的品牌影响力。”
评论:逝者如斯乎!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与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谁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章国经指着即将上市的新电视机,就像指着一批新式武器说:“我看好数字电视给彩电业带来的机会,我们不但可以生产数字彩电,还成功开发了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时代的竞争是高科技竞争,我们经过多年的准备已经占据了制高点,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高科技战争。”“我在20年前买的就是西湖牌彩电,当时夫人要买进口的,因为质量好,我坚持买西湖牌的,我的理由是维修方便。杭州数字电视开通了,现在我买彩电还买西湖电子集团的数源牌,不仅因为它维修方便,而且质量比进口的还好!”沈坚副市长的话也许不仅仅是一种褒奖。
评论: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上,不须王婆自夸,由高科技带来的良好的口碑胜过任何有声的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