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泡泡糖市场曾一度被“劳特”所垄断。很多生产泡泡糖的企业一直想把自己的产品打进市场,然而,都没有成功。
江崎糖业也是生产泡泡糖的企业之一,他们采取的办法与众不同,专门成立了研究“劳特”的机构,但不是研究“劳特”是怎样垄断市场的,也不是研究他们有什么先进的生产工艺或经验,而是专门研究“劳特”产品的短处,试图以此寻找市场缝隙。
评论:研究对手,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经过周密的调查,潜心研究,他们总结出“劳特”的四点不足:
(1)、当时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泡泡糖市场在扩大,而“劳特”却仍旧把重点放在儿童泡泡糖市场上;
(2)、“劳特”的产品主要是果味型的泡泡糖,而当时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方向急速发展;
(3)、“劳特”多年来一直生产单调的条板状泡泡糖,缺乏新型的式样;
(4)、“劳特”产品的价格是110日元,顾客购买时必须多掏10元硬币,让人感到麻烦。
评论: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甚至是空白点,然后找准机会见缝插针,集中资源进行聚焦经营。
在摸准对手产品的不足和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江崎糖业对症下药,决定投入资金、设备、人力生产功能性泡泡糖,他们深信自己的产品一定能够挤进市场,并且击败“劳特”。很快,江崎糖业便推出了四大产品。一是司机泡泡糖。使用浓度薄荷和天然牛黄等辅加原料,使其产生强烈刺激,起到消除司机困倦的作用。二是交际用泡泡糖。具有清洁口腔、袪除口臭作用。三是体育用泡泡糖,内含多种维生素,有益于解决运动后的疲劳。四是轻松性泡泡糖,通过添加叶绿素,使其产生改变人们不良情绪的作用。此外,江崎糖业又针对“劳特”不足,将自己产品的包装和造型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价格定为50日元和100日元两种,避免了找零钱的麻烦。产品上市后,大受欢迎,很快席卷市场,江崎糖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从零猛升到25%,创造了奇迹,使同行企业目瞪口呆。
评论:做到差异化,或者“你好我更好”,产品或服务做到以有对无,或者优于竞争对手,赢的机谁率就会远大于竞争对手。
|